BusinessNews

23

May, 2025

Friday

电子杂志
  • 首页
  • 一带一路
  • 跨境电商
  • 投资移民
  • 出国金融
  • 海外旅游
  • 外汇政策
  • 贸易金融
  • 离岸金融
  • 行业资讯
Navigate...
  • 首页
  • 一带一路
  • 跨境电商
  • 投资移民
  • 出国金融
  • 海外旅游
  • 外汇政策
  • 贸易金融
  • 离岸金融
  •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一带一路 >
  • 从典型案例分析“一带一路”国家 国际结算风险防范

从典型案例分析“一带一路”国家 国际结算风险防范

中国“一带一路”共建倡议提出以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持续深入,全面推进以来, 给中国和沿线各国都带来新机遇、新景象、新收获、新发展。资金融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中的重要一环,国际业务结算金额快速增长。

2019-10-09 21:48:47

来源:

作者|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陈成

来源|贸易金融

中国“一带一路”共建倡议提出以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持续深入,全面推进以来, 给中国和沿线各国都带来新机遇、新景象、新收获、新发展。资金融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中的重要一环,国际业务结算金额快速增长。

2013年至2018年五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64691.9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超过500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800亿美元。

新机遇伴随着新挑战,随着走出去的企业不断增多,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隐藏着风险。

近年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金融机构、贸易企业、政府机构各类风险事件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几例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在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蓬勃发展的同时,个别中国企业疏于风险管理,自身利益受到不同程度损害。

因此,有效识别与防范“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国际结算风险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国企业结算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风险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通过对结算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在进一步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推动“资金融资”这一目标顺利实施和落地生根,让“一带一路”更好地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一、国别风险

案例一:2019年,驻Y国大使馆经商处收到多起关于中资企业遭遇Y国进口商拖欠货款问题的投诉。因Y国对进口商品征收较高关税,个别Y国商人为降低成本,要求中国出口商低报货值或通过非法方式进行结算,此类行为违反当地法律,企业面临行政处罚。

案例二:2017年,驻B国总领馆经商室对中国肉类进口企业防范诈骗进行风险提示,中国企业通过从互联网获得的联系方式与B国肉类产品出口企业洽谈贸易过程中遭受诈骗。据称,有部分不法商贩在网上冒充具有对华肉类产品出口资质的B国企业,与我企业洽淡贸易并骗取订金。

有备无患做好国别风险识别。

中国企业赴境外开展经贸合作,首先需要对东道国的国别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对该国政府的财政状况、评级情况、经商环境等问题等要了解清楚。

一方面可以通过世界银行集团(WORLD BANK)、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穆迪(MOODY’S)、惠誉(FITCHRATINGS)等国际组织和国际评级机构等了解东道国的主权债务、政治体制、风险评级、经济发展等宏观数据和量化指标。国内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国际评级机构,也会发布“一带一路”国家信用风险分析或主权信用风险分析,并根据东道国信用水平表现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通过国内商务部、外交部、贸易促进委员会等政府权威机构公开信息进行查询,了解东道国的具体政策信息。例如:商务部编制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布的《国别投资经营便利化状况报告》,覆盖了 “一带一路”沿线绝大部分国家,内容包括该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经贸关系金融环境、基础设施商务成本、投资合作手续办理、投资结算风险提示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近年来,受国际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和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国内经济政策反复调整等原因影响,部分国家债务高企,已经出现债务危机或有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使得原来采取东道国主权担保的融资模式无法持续,东道国政府对外支付能力持续下降,需要针对东道国的支付能力和支付信誉等方面进行重点调查,对主权信用评级较低和主权债务风险增大的东道国进行重点关注。

二、信用风险

案例一:2019年,M国银行The Farmers Bank Limited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出现较为频繁的信用证违约恶性事件,给中国企业在M国国际贸易造成巨大损失。经分析,该银行存在较为严重的经营危机,而非信用证欠款个案。中国驻M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已将该银行列入黑名单,并提示中资企业加强风险防控,在对M国际贸易中避免接受该银行开具的信用证,杜绝贸易风险。

案例二:2017年,商务部曾发布X国预警信息,中国企业投诉X国进口商,称在货物发至X国后, X国进口商迟迟既不提货,也不付款,导致货物产生严重的滞港费。有的进口商甚至要求中国企业签发电放提单待其转卖货物后再付款给中国企业,此时中国企业往往进退维艰,产生巨大损失。

开展尽职调查防范信用风险

对东道国的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开展尽职调查,通过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银行家年鉴(https://accuity.com/cn/)等第三方权威机构公开信息进行查询是金融机构业务和资信,通过联合国、欧盟、美国财政部网站查询是否属于制裁名单,通过反洗钱金融特别行动组(FTAF),恐怖主义研究应对国家联合会(https://www.start.umd.edu/)查询恐怖主义机构和人员名单。在了解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资信情况时,通过订阅和查询各类报告,利用当地中资企业协会平台和华人团体,进行信息共享,掌握拟开展业务行业的经营动态,知悉中国企业的已经遇到的和共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进口商多为中小私营企业,资金实力较弱,存在一定支付风险。中国企业应在开展贸易活动前签订书面合同,采用信用证等相对稳妥的结算方式,避免通过赊销方式进行贸易,规避进口商违约风险。

有条件的中国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各种金融产品降低信用风险。通过使用商业担保、出口信用证保险等方式降低因银行或交易对手出现信用问题导致的收汇损失。

三、汇率风险

近年来,部分国家货币对美元持续贬值,进口商在开立信用证、安排船期等环节耗时较多、周期较长,致使汇率风险加大,极易引发贸易纠纷。个别国家外汇管制较严,外汇资金短缺,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严重偏离。

案例一:2017年,商务部曾发布X国预警信息,中国企业投诉X国进口商,称在货物发至X国后, X国进口商迟迟既不提货,也不付款,导致货物产生严重的滞港费。有的进口商甚至要求中国企业签发电放提单待其转卖货物后再付款给中国企业,此时中国企业往往进退维艰,产生巨大损失。

案例二:我国企业投资的某电力项目,与T国签署的项目执行协议中规定“所有的投资和财务结余可自由换汇”,但T国央行外汇管理手册规定“每年仅有本金和利息+300万元美元的项目运营维护的换汇额度”。项目签署的执行协议和T国央行业务操作存在矛盾,企业向央行提出自由换汇申请,但协调困难,导致以T国货币结算的电费收益不能及时换汇,企业面临巨额汇率损失。

运用金融工具合理规避汇率风险

中国企业应充分考虑汇兑损失,在贸易合同中订立保值条款,或利用与东道国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积极推动人民币结算。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中资金融机构也紧跟中国企业的步伐,在24个国家设立各类机构102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41个“一带一路”国家165家银行,系统二期已可支持跨境人民币贸易、投融资业务、跨境人民币资金池、金融市场业务等的结算,为中国企业“一带一路”相关贸易和投融资使用人民币结算提供了便利。截至2019年7月底,中国与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4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20多个沿线国家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安排,与7个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

掌握东道国金融变化趋势,财政赤字、国际收支、商业性外债以及外汇相关政策制度,在其法律规定范围内开展业务。例如: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一带一路”国家外汇管理政策概览》等政策汇编,为中国企业自身理性开展贸易投资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政策参考。

合理灵活运用不同市场交易工具和衍生工具帮助企业锁定外汇风险,包括自然对冲、远期、掉期、期权和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规避可能的外汇损失。

四、操作风险

案例一:A国中国建材城投资项目中,中国企业与当地业主签署的阿拉伯文商铺租赁合同中存在明显不合理且对中方不利条款,导致在合同履约过程中业主迟迟不开通水电却一再要求中方缴纳租金。该纠纷最后交由法院裁决,三次庭审后中国企业只能无奈败诉。

采用多种方式降低操作风险

与东道国开展贸易、投资、劳务合作和承包工程过程中,需要企业合理把握分寸,量力而行。例如:面对施工时间长、资金需求量大的东道国项目,参与企业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不轻易垫付资金。一些国家政府在项目资金尚未落实的情况下,通过许诺后期给予项目等以各种理由要求企业大量垫资,一旦企业垫付大量资金进去,往往就进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加强内部管理。在与东道国的工商、税务、海关、检疫、军队、警察、监察等执法部门交涉过程中,积极配合,构建良好的政企关系。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避免陷入当地的党派纷争之中。在开展业务时,与经商参处进行备案并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渠道,通过当地中国商会对中小企业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督促其遵守本地法律法规,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当地中国驻外使领馆寻求法律交涉和外交保护。


关键词: 国际结算  案例分析  一带  

相关阅读

贸易金融

内保外贷履约案例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及防范建议

2018年06月01日

贸易金融

案例分析| 信用证下单据丢失的“罪”与“罚”

2019年04月15日

一带一路

商务部构建“1+4”框架 搭建平台助香港融入“一带一路”

2017年07月27日

跨境电商

首单10亿元“债券通资金将全部用于“一带一路”建设

2017年07月27日

推荐阅读

“央企投资2025·变与不变”暨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在京举办

2025年03月31日

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分论坛六:多层次资本市场退出生态构建专题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5年03月31日

“央地联动·产融协同——央地基金高质量合作新生态”会议在京举办

2025年03月31日

财通供应链荣获 “最佳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奖”

2025年03月28日

规范存货(普通电子仓单)融资业务,赋能供应链金融新发展!

2025年03月05日

存货(普通电子仓单)融资业务规范闭门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5年03月05日

2025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第九次成员内部研讨会圆满落幕

2025年01月15日

祝贺合盛上海荣获2024年中国产业数字金融年会“年度产业数字金融核心企业”大奖

2024年12月26日

喜报│攀枝花国投集团旗下金沙公司、钛网公司斩获国家级奖项

2174年12月18日

喜报│攀枝花国投集团旗下金沙公司、钛网公司斩获国家级奖项

2065年12月18日

行业资讯

从混沌到规范:供应链金融在“平衡之术”下回归本源

2025年02月28日

跨境供应链金融发展里程碑:联合国可转让货物单证公约谈判冲刺

2024年12月23日

公示 | 第14届(2024)中国经贸企业最信赖的金融服务商评选结果公示

2024年12月22日

跨境人民币新观察:特点、问题与对策

2024年08月20日

公示 | 2024中国跨境金融标杆企业“金舵奖”大奖评选 获奖名单

2024年07月11日

2024跨境金融支持中国品牌企业出海系列沙龙活动圆满落幕

2024年06月18日

《跨境人民币观察》问卷成果展示与交流会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探人民币国际化前景

2024年05月28日

外洽会:氢聚科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05月28日

平安银行张群:一站式跨境金融综合服务助力企业驶向生态蓝海

2024年05月23日

交通银行钱江: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为央国企司库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2024年05月21日

浙商银行万羊: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 扎实推进跨境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4年05月21日

探索供应链金融新模式 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

2024年05月21日

江苏银行王凯宁:数字化赋能 以跨境金融发展助推金融强国建设

2024年05月21日

大连银行王学东:科技赋能供应链数智化创新 深耕实体滴灌式注入金融活水

2024年05月18日

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春季)在北京隆重召开——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助推金融强国建设

2024年03月23日

关于我们

跨境金融网关注一带一路、离岸金融、出国金融、跨境电商、投资移民,海外旅游、外汇政策、贸易金融等跨境领域,了解跨境金融最新资讯和动态,更好促进银企对接,帮助企业更好的拓展海外市场。

微信公众号

Tags

  • 一带一路
  • 跨境电商
  • 投资移民
  • 出国金融
  • 海外旅游
  • 外汇政策
  • 贸易金融
  • 离岸金融
  • 行业资讯
返回顶部

© 版权所有(C)跨境金融网 京ICP备17070881-1号

Close

Enter the site

Login

Password

Remember me

Forgot password?

Login

SIGN IN AS A USER

Use your account on the social network Facebook, to create a profile on BusinessPress